摘要: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古丁,梯田不再是浓浓的乡愁,而是成为了当地“一村一品,一村一景,一村一特色”的乡村党建品牌创建示范项目,成为了精准扶贫脱贫、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结合的特色经济发展模式。
微视频《稻花香里的人家》孙广宇 李陶然 摄制
《回到梯田》
诗配图 /孙广宇
风
在这片金黄中被捕获
送到了稻谷边上的蓄水池里
从池水掬起一把乡愁
在微熏的晨风中
仿佛看到了昔日父辈们佝偻的身影
将这捧记忆揽入怀中
又在脑海中泛黄
沉淀
在醉意里把情怀盛满
绵延十里梯田层层环绕,是古丁限定的礼物。
古丁镇坐落在高州东北部,绿水青山掩映下,村内秀美婀娜,处处生机勃勃。绵延十里梯田层层环绕,风吹稻浪香飘户户门。秋日的梯田是古丁限定的礼物,也是当地人情感的寄托,乡愁的所在。
许多年来,当地人家与梯田为伴,春耕秋种,插秧收割之间,青丝到白发一年又一年。后来,为了生活与梦想,年轻人走出了梯田,留下的只有一声声童稚的话语:
“阿公,我爸爸妈妈咩时候回来啊?”
“快了,等稻谷熟了就回来了。”
稻谷熟了就回来。可是稻谷怎么长得那么慢啊,为什么还不熟啊?要是稻子没熟的时候爸爸妈妈也能回来就好了。
蒲公英寄托了小小的梦想飘起来
高州的古丁梯田已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。(航拍图)
除了春节,稻谷成熟的秋收季是古丁人家难得的相聚时刻。由于基础设施落后、村容村貌脏乱差、就业难,古丁镇年轻劳动力只能选择背井离乡外出工作,“留守儿童”“空巢老人”等成为亟待破解的问题。古丁镇拥有省定贫困村2条,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共520户1233人,在实施精准扶贫之前人均收入不到1500元。
近年来,古丁镇推行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,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功能,通过镇党委牵头发动、村支部组织实施、党员示范带动的方式,全域全力推进“党建+农村人居环境整治”,推动“党建+特色产业发展”,使得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,就业机会不断增多,农民收入持续增加,幸福指数逐年攀升。
村干部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农家宣传政策
大冲村藿香
柏河村氹仔鱼养殖
石堆村古丁桔
龙湾村余广河益智
农民喜获丰收
黄沙村委会合作社黄沙番薯
建设水泥硬底化村道
绿意葱茏,环境优美的茂坡岭村远景
自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,古丁镇委镇政府与驻村工作队联合发力,拆除危旧泥砖瓦房、建设水泥硬底化村道、整治大小河道坑渠、建设垃圾分类屋等。乡村“靓”起来了,涌现出柏河村、大堂村等一大批干净整洁,绿意葱茏,环境优美、基础设施齐全的自然村落。
古丁镇集中推出新农村建设项目招商引资,吸引社会资本服务三农,为农村引进"金凤凰",带来就业新机会,创造经济发展新增长极,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。目前,全镇累计投入3500多万元,实施产业扶贫项目629个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5个,贫困人口人均增收超过1万元,2020上半年实现全部脱贫。
家乡有美景,“家门口”有工作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古丁,梯田不再是浓浓的乡愁,而是成为了当地“一村一品,一村一景,一村一特色”的乡村党建品牌创建示范项目,成为了精准扶贫脱贫、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结合的特色经济发展模式。今年,古丁梯田迎来众多游客,极大地推动了旅游消费。
产业富民,生态立乡,昔日贫困村吃上“旅游饭”。如今,古丁梯田已摇身一变为茂名“网红打卡地”,秋日限定美景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。
“今日古丁沐春风,乡村振兴气象新……”悠扬淳朴的山歌在广袤的梯田上空回荡,老人小孩结伴走过,留下一路欢歌笑语……
文/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欧梦霞
视频/图片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广宇 李陶然 陈明添
报料热线:13828680359 ; 投稿邮箱:6638658@163.com